5月15日,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在至精楼508室召开学生座谈会。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兼计算机系系主任谭琼应主持会议,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围绕教学优化、班级管理、环境保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,共同为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成长赋能。

一、课程与教材优化:精准把脉教学基础
会上,学生代表聚焦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痛点提出反馈:数据库课程知识衔接问题引发热烈讨论,教师团队现场回应将系统核查培养方案,通过合理调整课程顺序、增设前置知识补充环节完善教学链条;针对部分课程进度过快或过缓的个性化需求,将建立“动态学情反馈机制”,由任课教师结合课堂实测数据优化授课节奏。
教材管理方面,系部明确将推行“三重审核制”:通过教学委员会初审教材适用性、学生代表参与中期评估、期末开展使用效果调研,同步建立教学软件版本动态更新台账,确保教材内容与技术工具同步迭代,为教学顺畅开展筑牢根基。
二、班级管理创新:激活学习内生动力
针对班级学习氛围两极分化问题,师生共同研讨出“三维动态管理模型”:在制度层面,拟试点“学习积分制”,将课堂参与、作业完成等量化为成长积分,与评优评先挂钩;在组织层面,倡导“学霸领航计划”,通过组建学科兴趣小组、开展跨年级学习结对等方式,构建朋辈互助网络;在文化层面,计划每月举办“学习沙龙”,邀请教师与优秀学子分享行业前沿与学习方法。相关创新机制将在调研论证后于本学期末启动试点。
三、学习环境升级:夯实成长硬件保障
针对机房环境优化诉求,会议现场敲定“双轨维护方案”:建立 “学生值日生制度”,每日课后由班级值日生负责设备归位与桌面清洁,同时引入专业保洁团队每周开展深度消毒;针对设备用电难题,将在两周内完成机房插排扩容工程,实现每台机位配套独立电源接口。此外,系部透露正筹备“智慧学习空间” 改造计划,拟引入虚拟现实设备与智能教学终端,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。
四、实习规划指引:构建全程化培养体系
在实习就业指导环节,教师代表系统解读了“双轨实习模式”:集中实习将联合华为、腾讯等行业龙头企业开设定制化实训项目,由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,覆盖软件开发、网络安全等热门领域;自主实习则建立“全流程管理平台”,提供从岗位审核、过程跟踪到成果验收的一站式服务。同时,系部宣布将启动“实习前哨站”系列讲座,每月邀请企业高管开展行业趋势分析与简历制作、面试技巧培训。
谭琼应院长在总结中强调,系部将建立“问题台账销号制度”,对本次座谈会收集的23条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,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,实行“周跟进、月反馈”机制。他特别指出,后续将常态化开展“师生咖啡时间”等非正式交流活动,鼓励学生通过线上意见箱、班级信息员等多渠道实时反馈诉求。
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教学相长的深度对话,更是计算机系落实“以学生为中心”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。随着“教学诊断-改进-创新”闭环机制的持续完善,该系正以问题导向的务实举措,全力构建更具温度与深度的人才培养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