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7日,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25级新生“开学第一课”在至精楼508教室启航。活动由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王钦凡主持,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陈功贵、高级工程师吕静及2025级全体新生共同参与。这场以“励志教育、人才宣贯、专业定位、专业目标、专业特色、课程体系”为核心的专题活动,旨在帮助新生快速认知专业、树立远大理想、规划大学生涯,现场氛围热烈,不时响起阵阵掌声。

人培宣贯:以梦为马,夯实学科根基
当日14:00,“人才培养方案宣贯会”准时启动。陈功贵教授以杰出校友的成长故事为切入点,生动讲述了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毕业生苟本鹏的创业历程:其创办的四川天斯特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,现已服务四川、重庆、西藏、贵州等 8 省区电力建设,并在拉萨、日喀则、山南、林芝设立办事处。依托国家加强电力建设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机遇,该公司凭借先进技术与良好信誉,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。这一励志案例不仅展现了专业发展潜力,更给在场新生注入了不负韶华的精神动力。
随后,陈功贵教授深入解读了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。他指出,本专业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,突出智能电气特色,重点强化计算机技术、控制技术、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融合应用;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,致力于培养人文素养高、知识结构优、智能电气特色鲜明,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基本理论、专业知识、编程能力与较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,能在智能电气、电力能源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、设计、控制、运行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实践型应用型人才。同时明确,专业将围绕强基础、重实践、求创新构建培养体系,最终培育出政治可靠、道德高尚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且下得去、留得住的行业实用人才。

行业讲座:智控时代,锚定成长方向
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吕静教授,曾深耕水电站电气运维、调度管理、信息通信管理等岗位,主导过电力系统优化、电网设备创新项目,还持有电力高级工程师、建造师等专业证书。讲座中,她结合自身从业经历,聚焦“强电 + 电网” 核心方向,从专业知识框架、就业前景趋势、个人发展规划三个维度与新生深入交流,帮助同学们搭建系统的专业认知,清晰规划大学四年的成长路径。
谈及行业发展,吕静教授自豪地表示,中国电力行业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:不仅发电装机容量、年发电量稳居世界前列,更在特高压输电、智能电网、新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,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现代电力系统。当前,随着“双碳” 目标推进,电力系统正经历深刻变革 —— 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,电网智能化水平加速提高,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“近年来,依托特高压输电与新能源并网技术的突破,中国电力工业实现了从‘跟跑’到‘并跑’、再到部分领域‘领跑’的跨越,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。”
最后,吕静教授向新生送上寄语:“技术会不断迭代更新,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持续学习的能力,永远是立足行业的根本。我热切期待四年后,能见证你们成长为引领电力行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,让我们携手并进,共同谱写中国电力事业的新篇章!”
此次“开学第一课” 不仅是一次系统的入学教育,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与梦想动员。它有效化解了新生对专业的迷茫与刻板印象,点燃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与行业使命感。会后,新生们纷纷表示,对未来的大学生涯充满期待与信心,将牢记师长嘱托,潜心钻研专业知识,立志早日成长为卓越的电气工程师,以 “光与电” 的力量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